首页 vip彩票平台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vip彩票平台 > 新闻动态 > 中年心声:只想躺平过个轻松春节!

中年心声:只想躺平过个轻松春节!

发布日期:2025-02-05 07:31    点击次数:92

随着春节的临近,本应说着吉祥话。

然而,当这个欢乐的日子降临到一个有家有娃的中年人身上时,节日的气氛不免会变得不再那么欢快。

孩子们享受着春节的欢乐气氛,而成年人却只能在这喧闹的人群中感受到疲惫和辛劳。

在我小时候,我所回忆中的年味,并非某个特定的日期或瞬间,而是在寒冬里延续了十余天的一种温暖的氛围,它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那段日子日复一日的光阴之中。

从除夕前的两三个星期开始筹备年货,无论是露天的菜市场,还是周边的大型超市,都挤满了人。

各种肉类、干果、水果、蔬菜仿佛不要钱似的被大人们搬运回家。

中国人的一大传统便是,即便在平常日子再艰难,也要在过年时改善伙食。

在这期间,叫卖声、嬉笑声、偶尔还夹杂着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训斥声,大家都热火朝天地置办年货。

电影《过年好》剧照。

大人们得意洋洋地把大包小包的年货搬回家后,经过写春联的小摊时,购买一副春联和几个福字带回家,标志着新年的帷幕正式开启。

在孩子的世界里,过年被视为一件人生中的大事,即便是贴春联和福字这样的小事也需隆重其事。

凳子被孩子放在脚下去指挥大人是否把春联贴正,经过二十分钟的忙碌,福字被整理平整才意味着这一环节终于落下帷幕。

父母的郑重其事逐渐被我所理解。

大人们总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期待着新的一年“福”能光临宅院,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置办好了年货后,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中每天都会发出乒乒乓乓、叮叮咣咣的声音。

海参需要发泡、糟肉需要腌制、丸子需要过油、带鱼需要炸至金黄、油果子需要捏好……这些都是长辈们历经艰辛为我们准备的新年美食。

这些美食占据了我们过年期间的餐桌。

因此,如今我这样一个中年妇女回想起这些,对于过年已经没有了儿时的期待。

因为如今的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子,不再只是等待开饭的人,而是新年大宴的主力操办者之一。

许多中年人不仅没有时间享受丰盛的年夜饭,甚至可能连参加年夜饭的时间都没有。

《欢迎光临》剧照。

在我小时候,大年初二去姥姥家是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之一。

姥姥共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共有五个人,在他们各自组建了家庭后,她需要准备一顿可供十几个人用餐的宴席。

姥姥身体健壮时,通常能独立完成八成的饭菜准备,从肉菜果蔬到零食点心,再到荤素搭配,从未有过差错。

不仅如此,还有米饭、画卷、馒头、臊子面、炸油饼等多种主食。

子女们陆续回到娘家后,纷纷进入厨房帮忙,不足三平米的小厨房在姥姥的带领下,一家人齐心协力、任劳任怨的光辉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

姥姥后来因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再亲自操办这一切,于是接力棒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了她的几个子女。

四姐弟分工明确、井井有条地处理着一天两餐的家宴,洗、切、煎、炒、涮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然而,花在忙碌烹饪时光上的时间远比实际坐在桌前享用劳动成果的时间要多。

《赌神》剧照。

然而,对于许多厨艺不佳的城市里的独生子女而言,尽管他们到了中年可能不会成为年夜饭的主力厨师,但却很少能够真正地享受一个无忧无虑、什么都不用管的春节。

在体力劳动和情绪劳动之间,二者必居其一。

以我家为例,当我们回老家过年时,父母负责准备年夜饭;如果我们在家过年,我那位自封为大厨的伴侣愿意准备年夜饭,提供鸡鸭鱼肉和海鲜,再加上两个凉菜和一个果盘,就差不多可以摆满一桌年夜饭,还需要什么别的呢?

然而,你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上桌”享尽美味的人了,作为年夜饭主力操办者的中年人,许多人甚至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虽然你并非自己主办这场宴会,但你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而且最终受到的称赞也不属于你自己,这场宴会多少让你有些食之无味。

即使年夜饭有人做,或者可以选择出去吃,但是过节时,最基本的一些年货还是需要准备的。

我们不会自己动手处理海参、鲍鱼和鱿鱼卷,但至少要把瓜子、薯片和巧克力放在盘子里,增添节日的气氛。

现在可以通过App一键下单,足不出户就能收到现货,但是在打开App的时候,各种优惠券、满减活动和红包堆叠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

原本以为十分钟就能搞定了年货采购,结果半小时过去了,我仍在琢磨如何凑单才能享受优惠价格。

商场和超市里挤满了购置年货的人,拎着大包小包,队伍围绕着货架蜿蜒曲折,结账需要等待半个小时以上,出去采购一番后,我筋疲力尽,仿佛需要静静地躺上一个下午才能恢复精力。

《小舍得》剧照。

除此之外,过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仅仅是年夜饭和家宴。

扫房子、拆卸窗帘、洗床铺这些年前的传统美德,到了我们这一代也不能丢弃。

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十分繁琐,但十分必要。

你总会情不自禁地“顺手”擦洗那些打扫不彻底的角落,确保干净整洁;虽然现在有钟点工可以帮忙处理很多事务,但是洗干净的窗帘需要手动挂起来,从烘干机取出的衣服需要亲手折叠,暖暖的触感十分贴心。

家务之事,无孔不入,宛如地心引力般普遍存在;同时,它又像一个黑洞,会将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生吞活剥”。

除了购买年货和进行大扫除外,食物之外的年味还需要通过环境的布置来烘托。

在我小时候,我的父母总会在年前的一天前往花市采购花卉。

蟹爪兰、蝴蝶兰、红山茶、观音莲和两盆必不可少的发财树,在经历了多次探访、询问和筛选后最终被买下,换上了新花盆,带回家中。

年味不仅仅包含冬季特有的雪的味道和花香的混合物。

回到家中,再次忙碌地摆放这些花花草草,让人心情愉悦,充满过年的气氛。

成家立业后,轮到我自己需要照料这些花花草草时,才发现这种心情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

有一年,我和爱人决定留在上海的家中过春节,随意逛逛时去了花市,花费了很大力气把店家所谓的“极易养护”的几盆绿色植物搬回了家。

然而,初五迎接财神之时,那些花花草草却早早地谢世了。

相比起这些体力活带来的疲倦,过年期间进行情绪劳动的付出才真正是对中年人的巨大考验。

面对长辈时,我们要始终保持微笑,准备好随时应对灵魂拷问:“什么时候再要个二胎?”“工资涨了多少?”“房贷还完了吗?”你得掌握一套几乎完美的“太极话术”,灵活应对,既要避免冷场,又要适当地保守工作和生活的秘密。

春节期间,“神兽出笼”,家长们对此感到心力交瘁。

虽然嘴上说着“过年嘛,开心最重要”,但实际上他们不得不随时准备进行“灾后重建”。

应该限制孩子吃零食,监督他们早睡,规定打游戏的时间,并禁止他们观看视频。

此外,还要督促孩子完成寒假作业,参与拉锯战般的练琴,甚至要讨论压岁钱的保管问题。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都可能引爆一场一触即发的激烈冲突。

《春潮》剧照。

通常情况下,亲戚家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旦亮相,就会引发家长们在“咱们家孩子不比他差”与“要不你跟哥哥多学学”之间犹豫不决的微妙平衡。

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教育危机,引发家长们的自我质疑。

老舍曾说,“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这句话深刻刺痛了所有养育过孩子的父母。

毫无疑问,最能让人透支情感的还是枕边人。

在春节期间,夫妻之间的矛盾就像一年一度的春晚小品一样,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却大同小异。

谁起得晚、谁干得多、谁陪孩子玩、谁应酬亲戚、春节账单怎么算,这些问题就像埋藏在鞭炮声中的“隐形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有一位朋友,因过年时两边老人给孩子给的红包差距过大,与丈夫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两家老人经济条件相差无几,当时老人们也没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

外公外婆给孩子的红包是爷爷奶奶给的五倍,这让朋友感到不高兴。

说了几句闲话,丈夫竟然把这事扯到了妻子身上,说什么“眼光短浅”。

如果民政局在春节期间正常办公,朋友一定会因为这件事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早点离婚。

春节,被誉为“喜气洋洋修罗场”,表面上是团圆的喜悦,实际上却往往暗藏无声的较量和“情感账单”。

中年人变得市侩起来,会在不经意间开始仔细衡量每一番好意,精心计算每一个红包的金额,仿佛这些琐碎的细节才是人际关系冷暖的真正标尺。

然而,最让中年人疲惫的情感劳动是学会“伪装”。

要在各自父母面前展现自己高超的演技,回到自己家时则需扮演孝顺子女的角色,拜访他人家时则要装出懂事晚辈的模样。

尽管嘴里说着“都行”,心中却暗自想着“凭什么”,但作为懂事的中年人,有责任和义务坚持到底,保持应有的“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以维护“家和万事兴”的气场和风水。

《俗女养成记》剧照。

在朋友圈里,我们需要展现出“过年”的喜庆气氛,但实际上,我们或许正穿着拖鞋、顶着油头在厨房里切肉剁馅。

然而,滤镜能让碗筷瞬间洗净,让油乎乎的孩子不再吵着要玩手机,让沙发上昏睡的丈夫不再显得醉熏熏,所有的烦恼都将不翼而飞,留下“岁月静好”的美好画面。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都不容易、习惯就好。

”经历了春节的一系列连环考验后,我们这些中年人最怀念的竟然还是“我那个破班,怎么还没开工!”。

毕竟,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让我们为了更好的明天,奋斗拼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旅顺200余学生及家长“冰雪逐梦”